党课: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纠错的逻辑和实践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面对挫折、失误与失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纠错,不断地在自我完善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据《说文解字》注释,“纠”本义为“绳三合也”,引申为矫正、督察之义;“错”即为“不正确、过失”。“纠错”意把有偏差、不正确、存在过失的事物查出并改正过来。“勇于自我纠错”重在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由内向外自我审视、自我监督、自我改正,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现错误、直面错误、纠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从自身出发主动纠错的历史自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才能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偏航不乱向,一次次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继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一、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纠错的生成逻辑
1.理论逻辑:对马克思自我批判理论和自我扬弃理论的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纠错的鲜明政党特质具有自身的经典理论源头,这就是马克思自我批判理论和自我扬弃理论。自我批判理论和自我扬弃理论的前提性基点和核心就在于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直面自身错误、勇于进行自我纠错。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庸俗唯物主义、修正主义等进行了坚决批判,既包含着对其他理论的辩证批判,也包含着对自身理论的辩证批判,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非只是片面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扬弃,是包含否定的肯定,也是包含肯定的否定,通过自我批判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也是自我批判与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这为中国共产党涵养自我纠错能力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以此为理论基点,承续和创新了马克思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扬弃理论,结合自身政党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实践历程,创造性地生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自我革命的党建理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纠错的理论底气、思想武器以及有效方法。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自我纠错的勇气意志,锻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自我纠错的政党属性,锤炼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自我纠错的精神品质。2.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坚持真理、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成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无产阶级政党勇于纠错的鲜明理论品质,将这一理论品质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百余年伟大进程,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
暂无评论内容